思考與言語霸凌 |
文字=高惠琳
今年暑假,國片的天空現出一道亮麗長虹。只是,再絢爛的光芒,還是有人覺得刺眼。「一點都不喜歡。」為什麼不喜歡?「感覺。」朋友這麼回答。 所謂的感覺,想必來自經驗囉;那麼,到底是看了不舒服?演員演得差?劇情不吸引人?還是……。「我連看都沒看啦!」滿臉不以為然的朋友一語做結。 生活中,諸如此類的事還挺常見,不管是對人、對事或對物,總是有人會以非「經歷過」的主觀來排斥或回拒。這種來自大腦下皮質區的情緒反應,其實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只是,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有時候是不是該停下來,改用大腦皮質區來想一想「為什麼?」 |
Charlie公告事項
*被遺忘的動物們: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警戒區紀實 *井上雄彥xSmiles:只要我們記得微笑,明天依舊充滿希望。 *治癒你,治癒牠:貓咪經穴按摩 *媒體沒說,這件事就沒發生過?《群》作者薛慶驚悚懸疑大作:《悄無聲息》
*這是一座奇特的墓園,它不是死亡的終結,而是愛與希望的開始……《墓園裡的男孩》
*墜入愛河,你的心就有停擺的可能...咕咕鐘心臟男孩與歌唱女孩的魔幻戀愛:《機械心》!
*《希臘.村上春樹.貓》透過她的眼、鏡頭和呼吸,我們看到了更多關於這藍與白的國度
*暌違一年半,張妙如、徐玫怡傾力搞笑最新2009交換日記--《交換日記12》
*從來沒有想過,會這麼想念 王菲阿菲正傳
*他住在安養院。他只陪伴走到生命盡頭的人, 他提醒我們,即將離開世間之前,人需要什麼樣的守護,以及接受。 預知生死的貓
*我們等候著青春,卻錯過了彼此。 ~ 幾米最新作品 星空
*幾米創作10年展指定選樂 內附【精美詩畫手札】
*就像一個懂你的人,說出你的心事。 幾米新作《躲進世界的角落》平裝版
*幾米-吃掉黑暗的怪獸 The Monster Who Ate Darkness
*提姆波頓式的耶誕節,給我們心中那個怪異的孩子
目前分類:張老師月刊轉載 (39)
- Nov 29 Tue 2011 20:15
思考與言語霸凌
- Nov 28 Mon 2011 20:10
變動社會中的精神健康
變動社會中的精神健康 |
![]() 文字=趙士尊 在這場座談之前,胡海國董事長就曾邀請幾位媒體朋友茶敘,希望透過媒體朋友對時事的敏銳,進一步洞悉社會脈動中的精神健康議題。與18日這場座談不約而同的一個話題焦點,是台灣的總統大選。 |
- May 13 Thu 2010 23:28
在字跡中轉化生命功課
在字跡中轉化生命功課
一開始關心怎麼吃?接著好奇農作怎麼種、豬怎麼養?進而關注土壤及環境……,一步一步去鬆開生命的結,到最 後發現人應該理解自己在自然中的順位。
文=楊雅亭.攝影=黃念謹
- May 11 Tue 2010 23:32
撥開陰影看見重生:從榮格心理學看生命的轉折處
撥開陰影看見重生:從榮格心理學看生命的轉折處
口述=呂旭亞.攝影=黃念謹
大部分的心理學家都希望協助孩子融入社會,如果自我認同與社會期待一致,孩子的成長通常比較順利,也比較容易取得社會成就,擁有幸福感。
只是每個人具備獨特的發展方向,如果有些孩子背離主流的社會價值,為了適應社會,部分的自我會無意識地壓抑,但內在的聲音終究會反撲,如果人生前半段未遇 到大風大浪,通常直到中年危機開始竄升。
- Jan 28 Thu 2010 08:29
世代當著神明的裁縫師:周煥智訴說神斧的刺繡情
- Dec 20 Sun 2009 22:37
陳億青用音樂盒收藏的故事
陳億青用音樂盒收藏的故事
精緻小巧的陶偶不會說話,但是金屬簧片與音筒、木盒擊盪出的旋律,流轉出清澈晶瑩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水珠滴答滴答落心頭,滋潤著當下。
文=陳健瑜.攝影=黃念謹
- Dec 16 Wed 2009 07:59
外遇,女人的「第二春」?
外遇,女人的「第二春」? |
文=編輯部
最近讀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恰好可以作為這期月刊小調查的開場。 有個美國女人到法國居住,在巴黎受邀參加晚餐,她很驚訝,女主人精心安排晚餐的座位是男女相間隔,這……分明是公開在鼓勵調情?!然而,在法國,女人就算 結婚、有對象,調情也不是罪大惡極,而是非常輕盈的愛情遊戲,身邊的男人反而會感到嫉妒,你是知道的,法國男人向來是非常非常善嫉的。 |
- Dec 13 Sun 2009 07:55
纏愛、欲望與自我:女人在親密關係中的試煉
纏愛、欲望與自我:女人在親密關係中的試煉
們因害怕孤獨與死亡,渴望與人結合,卻常常事與願違,在親密關係中,我們掙扎不已,時而背叛愛情,時而被愛情背叛,當孤寂、無味的婚姻死亡區逼近時,女人如何在外遇的纏愛中,獲得療癒呢?
文=楊雅亭.攝影=黃念謹
- Dec 07 Mon 2009 08:12
吃海鮮第一步:記住魚的名
吃海鮮第一步:記住魚的名
台灣四面環海,理應與海洋熟稔如友,但多數時候我們與海的關係,僅維繫在海產攤上,杯觥交錯後的幾抹鮮味裡,吃得起最貴的魚,卻遺失聆聽海潮的能力。
文=陳健瑜.攝影=黃念謹
- Dec 05 Sat 2009 07:47
戴立忍:將同情昇華為同理
戴立忍:將同情昇華為同理
從認識、探索到為劇中人物發聲,是一段深刻自省的歷程。
文=陳健瑜.攝影=黃念謹
- Nov 26 Thu 2009 01:42
另類真心話大冒險
另類真心話大冒險
文=陳健瑜
前幾天,和五、六位友人一起南下參加同學的婚禮。一群人年餘未見,又提早抵達會場,話匣子打開就停不了,只有小玲在一旁滿臉睡意地撐著頭,大夥兒忍不住笑 她:「跑業務這麼累啊!」她緩緩抬起頭,故作神秘地說:「我是在醞釀情緒。來,大家寫下自己的名字,我可以看出你們的個性和未來。」咦,眾人半信半疑,什 麼時候她也開始跑江湖?不過,既然只要一元就能問卜,大家也毫不猶豫地當場簽字。
- Nov 25 Wed 2009 08:39
施俊堯:聆聽,才能看見真正的困境
施俊堯:聆聽,才能看見真正的困境
多聽對方說自己的問題,找出真正對他有幫助的方法,對我來說,那才是面對真相的態度。
口述&圖片提供=施俊堯.整理=蕭紫菡.攝影=黃念謹
- Nov 17 Tue 2009 08:13
陳月卿:全食物滋養的人生
陳月卿:全食物滋養的人生
一開始關心怎麼吃?接著好奇農作怎麼種、豬怎麼養?進而關注土壤及環境……,一步一步去鬆開生命的結,到最後發現人應該理解自己在自然中的順位。
文=陳健瑜‧攝影=黃念謹
- Nov 15 Sun 2009 08:11
在字跡中轉化生命功課
在字跡中轉化生命功課
一開始關心怎麼吃?接著好奇農作怎麼種、豬怎麼養?進而關注土壤及環境……,一步一步去鬆開生命的結,到最後發現人應該理解自己在自然中的順位。
文=楊雅亭.攝影=黃念謹
- Nov 15 Sun 2009 08:10
時間轉化
時間轉化
文=夏小米
三年前的「醫生」紀錄片撼動了許多人,片中敘述艾荷華大學醫學院腫瘤科醫師溫碧謙,在治療秘魯小男孩生病的歷程,重新理解兒子自縊的故事。
- Oct 20 Tue 2009 08:01
新唐僧取經
唐僧師徒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見到了如來佛求取真經。
如來問:「你們帶隨身碟了嗎?」
唐僧師徒:「......」
如來又問:「行動硬碟呢?」
唐僧師徒:「......」
- Oct 20 Tue 2009 07:58
楊蓓:一場跨文化的救災反思
楊蓓:一場跨文化的救災反思 |
![]() 口述=楊蓓.整理=楊雅亭 |
- Aug 28 Fri 2009 16:52
楊玉欣,一場溫柔的心靈革命
文=夏小米
鮑溫牧師曾說:「當你在抱怨,就是用不可思議的念力在吸引你不想要的東西。」如果這是真理,渴望幸福生活的我們,要如何改變抱怨的習性呢?
在「不抱怨運動、台灣幸福串聯」記者會現場,罕見疾病代言人楊玉欣說了一段深刻的故事:疾病讓她在生活上必須依賴他人,有時候讓她覺得真苦悶,深怕成為別人的負擔,但她奇怪地發現,為何丈夫都是面帶笑容地幫她翻身,即便是搖晃起睡夢中的他?她忍不住問丈夫。丈夫說:「我經常想像如果我是妳,這些年來真不知要如何度過。」
- Aug 27 Thu 2009 15:14
在街邊遊戲的張林峰
百人千元環島募款是一場大膽而荒唐的夢,我根本不知道它能不能實現,只知道一旦開始,就只能往前,不能後退。——張林峰
文=陳健瑜.攝影=黃念謹
每天傍晚時分,台東海生館的廣場前都會有一群孩子跑著、鬧著,使盡力氣追逐嬉戲,他們在天際下大聲叫喊,享受專屬的遊戲時光。不過,這天當他們一如往常地抵達遊戲基地,卻看到一位閉著眼睛的叔叔坐在那兒吹奏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