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變動社會中的精神健康 |
編案:精神健康基金會自2002年起執行的「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註)發現,社會局勢的變動對國人的精神健康具有相當衝擊;因此,10月18日,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教授邀請了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瞿海源教授、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葉啟政講座教授、中國醫藥大學黃榮村校長等專家學者,舉辦「變動社會中的精神健康──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10週年座談會」,除了回顧十年來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的概況,同時也探討國人在變動社會中的精神健康維護之道。
文字=趙士尊 在這場座談之前,胡海國董事長就曾邀請幾位媒體朋友茶敘,希望透過媒體朋友對時事的敏銳,進一步洞悉社會脈動中的精神健康議題。與18日這場座談不約而同的一個話題焦點,是台灣的總統大選。 這不是巧合,綜觀歷年調查國人的精神健康指數得分,2004、2008年均曾瀕臨不及格(80分),以時間點來看,很難不讓人聯想是受到總統大選的衝擊。 整體社會環境,牽動著國人的精神壓力 呼應這個現象,瞿海源教授引用2004年TVBS的民調指出,政黨認同和「快不快樂」的關聯。該民調顯示2004年陳水扁總統連任後,有高達70%的民進黨支持者感到快樂,但泛藍選民感到快樂的比例,卻只有10%、20%。 黃榮村校長則指出,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執行時間約在9月到10月間,2004、2008年的分數下滑,很可能是因為選後「沒有想像(自己支持的人選當選)空間」所致,換言之,有近一半的人口得接受支持者落選的事實,因此感到失落。 瞿海源教授接著引用社會學界自1990年開始執行的「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心理健康變遷」指出,臺灣人在這二十年來承受各種精神壓力愈來愈大,尤其「睡不好」、「感到負擔」、「擔憂家人」等指標居高不下,值得警惕。 事實上,影響心情的社會因素不只選舉,包括離婚、待業、低教育水準等個人背景條件,以至社會環境,如金融海嘯衝擊、對下一代悲觀、缺少人際互動等,均與低得分有顯著相關。 瞿海源教授深入分析指數調查,發現2008年是一個格外低分年。對此,黃榮村校長認為,該年的金融海嘯衝擊了國人的精神健康。他從就業程度來分析,不論就業者、待業者、家管,精神健康得分均呈下滑(尤其待業者)。 社會變遷下,行為從「鬱」轉成「躁」的表現 葉啟政教授則將探討格局,從「變動的社會」擴大至「變遷的社會」,帶領大家先明白我們所處的社會大局。他指出,任何社會現象都可能影響人的生理與精神狀態,包含認知、情緒、情感等;因此,精神健康的議題,是個人如何在社會中找尋「意義」的問題,以尼采的說法,即是如何「熱愛生命」。 他指出,我們的社會從「現代性」走向「後現代性」,精神健康關注的焦點也隨之轉變。在現代性的思維中,人們追求科技發展、所得提升,「理性認知」主導人類行動,而平等、公義、自由,則是現代社會裡的倫理價值。然而,後現代性著重多元並進,像是同性戀愈來愈被接納,便是一例;「感性幻想」主導後現代人們的行動,社會充滿激情,人們也不再崇尚絕對的倫理教條,改強調「適境」(即道德價值隨環境改變)的倫理理路。 從精神健康的角度來看,現代性的單一價值思維壓抑了人們的心,因此精神困擾多半以憂鬱、焦慮等「鬱」的形式展現,但到了後現代,大眾媒體發達,社會事件經過渲染,成為類似節慶的「集體起乩」現象;因此,精神困擾轉以過度亢奮、焦躁等「躁」的形式表現。 談到精神健康的維持,葉啟政教授引用馬斯洛提出的「尖端經驗」(Peak experiences)與「高原經驗」(Plateau experiences)做對照。他指出,尖端經驗是現代性思維,鼓勵人們享受追求成就過程中「躁」的亢奮狀態,以彌補「鬱」的困境,但來到後現代,我們應轉而追求強調「可以逗留」(on a stay)或「轉開」(turnd-on)的寧靜、平和經驗的營造,此即高原經驗,較接近東方思想。 換言之,在後現代社會,精神健康的維持不再伴隨成就、所得等社會追求,轉以追求心境的圓融自如、隨遇而安,並有所自省、自律、自視、自處、自由自在! 提升內在豐富度,就能增強抗壓力 胡海國教授則指出,個人所承受的壓力多寡固然會影響精神健康,但「抗壓力」的強弱更是影響程度的關鍵。就精神健康指數調查顯示,抗壓力「明顯比別人強」者,精神健康指數可達86.1分,對照「明顯比別人弱」者的61.7分,兩者相距甚遠。 那麼,到底「該如何提升抗壓力?」一位聽眾直截了當地提問,也點出了本次座談的宗旨:「如何超越社會的變動,維持精神健康」。 胡海國教授則指出,增加抗壓力的關鍵,在於提升內在生活的豐富性。他說,我們要體驗人生喜怒哀樂、酸甜苦辣,但也要學習不對這些情境做「直接反應」,而是要能從中反省與成長;譬如被罵,要避免「直接罵回去」,而去想想「為什麼我被罵」。 他認為,這是個操練大腦神經迴路的過程,就像運動選手鍛鍊肌肉,難免辛苦,卻能因此改變大腦的結構、建立內在的豐富性,使我們的腦力更能夠面對變動社會的挑戰。最後,胡教授建議,對自己用心生活、對他人用心關懷,自然能使自己就像航海的巨輪,不畏大風浪。(歡迎上精神健康基金會網站:http://www.mhf.org.tw/,一同學習精神健康之道!) (註)精神健康基金會以嚴謹的學術研究,於2002年研發全國首份「精神健康指數問卷」,定義精神健康指數為「心身健康」、「個人價值」、「生活掌握」、「家庭健康」四個面向;總分為100分,80分為及格分數。並自當年起,每一或兩年,與民調單位合作,進行全國電訪調查,以獲取全國平均精神健康指數。讀者可上精神健康基金會網站www.mhf.org.tw,點選「精神健康風向球」,測量自己的精神健康指數。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