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裡的正向管教,正夯

文=高惠琳

她說,父母很不公平,那麼重男輕女,縱使她再乖、再努力用功,還考上了東部排名第一的學校,但是爸媽的關懷與眼神,永遠落在那「一無是處」的弟弟身上。

一封信和一張卡片

這是一名高中女學生寫給父母的一封信。信寄到家裡,在父母手上被打開;隔幾天,女學生從導師手上拿到一張漂亮的卡片,裡頭是母親的筆跡,滿滿鋪述著無邊的詫異和歉意。

原來,父母總覺得女兒從小就很乖、很會念書,永遠不用他們操心、生氣,讓他們可以放心地喘口氣,轉身專心面對那「問題重重」的兒子。

密密麻麻的字,延展成父母女三人的深談,言語往返撞擊,琅璫入耳,澆熄了青春期女孩長時間累積的滿腔怨懟,也讓父母重新發現,原來,家裡還有一個女兒存在。

這故事發生在花蓮女中,輔導室舉辦的「寫信給父母」活動。

輔導室主任溫嬛椿表示,時代不一樣了,面對處於青春期與課業壓力繁重的高中生,不再是早期那種用打、用罵、用處罰的強勢教育方式就有用,當大人的用力愈大,孩子們反彈的力道就更強;叛離的心,與棍棒、負面言語的長度恰成正比。

於是,不管是家長和學校老師,都必須要能以愛心和耐心,陪伴孩子們走過起伏的青春期、面對挫折,並且教會他們以「正面思考」來修正負面情緒。

總要先找到自己的太陽

看起來這是堂專門為孩子設計的課程囉,其實不然,想想看,導師們要和孩子們一起承擔升學壓力,此外,龐大的行政工作量,還有東部那大比例的原住民學生家 庭,因經濟問題和隔代教養所帶出的種種問題……。原來,老師並不比孩子輕鬆,重要的是,要給孩子陽光之前,自己必須先找到太陽吧。

因此,校方特別幫學校老師創設了情緒管理團體,透過繪畫,讓老師們有情緒紓發的出口,同時也透過各類畫面的呈現與分享,讓老師們成為彼此的支持力量。

曾經有一次,繪畫的主題是「畫出與班上學生的關係」。有位老師的畫揮灑著紛雜的色彩和紊亂的筆觸,他緩慢而猶豫地解釋著作品,話語愈說愈急,愈講聲調愈 大,一陣驟雨狂掃……;末了,通紅的臉,靜默。大家卻紛紛為他打氣、提供建議,許許多多的聲音頓時在教室裡迴盪,盡是善意與理解。

此外,學校創辦的「家長讀書會」也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了,不僅是一般的親職講座或研習,像「親子間的書信活動」便是讀書會的活動。一場場的活動、讀書分享和意念溝通,讓家長得以多瞭解孩子、瞭解學校,甚至,多瞭解自己。

正向管教,一門共修的課

家長、老師、學生,看似各懷不同的心事與壓力,但在情緒染缸中卻是環環相扣。

這是門共修的課,已在台灣後山的花蓮,開出漂亮的花朵,2008年底,花蓮女中甫獲教育部評鑑為「校園正向管教績優學校」,也是該年度東部唯一入選的學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ie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