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皇寶懺》


介紹
《梁 皇寶懺》是懺法中的「懺王」,可說是懺悔法門中,最重要的一部,足以代表懺法精華,為中國佛教流傳最久的一部懺,乃梁武帝為超度郗皇后所輯成。梁武帝的原 配夫人郗氏,生性好嫉,死後化為大蟒蛇,至宮中請求武帝看在往日夫妻情分上,為她修設功德,脫離蟒身。武帝遂請寶誌禪師等高僧,依經懺要義,製懺文十卷, 為夫人懺悔。夫人蒙此功德,脫離蟒身,得生天上,在空中謝武帝而去。

普賢觀經說:「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此懺本之經義有以下三點略述:

1. 此懺本以實相為體

‧於三慈中,取無緣慈。

‧於二悲中,取同體悲。

‧於道場中,取真性菩提場。

‧於三德中,取法身德。

‧於三因中,取正因。

‧於三道中,取苦道即法身。

2. 此懺本以發菩提心為宗:懺本內文說:「但作福德,不發無上菩提道心,譬如種不下種子,既無其芽,何處求實?」因以攝果,與不生不滅因果為宗是相同的。

3. 此懺本以離苦得樂為周:臣看皇后脫離蟒蛇之身而生忉利天,這就是「用」的最佳證明。

世人應當虔誠恭敬禮拜此懺本,所為所祈者,皆有感應。






第一卷入懺文

恭聞

一體化身,普應十方國土。一音說法,聲聞三界人天。一切無礙人,皆從一道一門而出生死海。
一乘圓頓教,皆因一相一味而證涅盤山。隨機似月映千江,應物如春回大地。遍緣法界,普坐道場。希道眼以證知,鑒凡情之微悃。奉為今辰求懺某等,啟建慈悲道場懺法。茲當第一卷,入壇緣起。我諸眾等,端恪一心,肅清三業,依科演梵。燒種散花,供養十方三寶。稱唱諸 佛洪名。五體投地以皈依,發露懺除諸業障。切念某等,自從無始以來,至於今日,因迷一性,理昧一乘。一翳在眼時,空花亂墜。一漚於起處,幻海波翻。一真三 昧乖違,一點無明恣縱。意含三毒,業造萬端。開塵勞八萬之門,起煩惱百千之障。耽荒欲境,如狂象之無?。追逐妄緣,似飛蛾而赴火。罪若丘山之積,業如滄海 之深。既微少於善根,恐難逃於惡果。

今則依懃在念悛革于心。外托勝緣內懷慚愧。集此現前清眾,披閱懺悔靈文。仗千佛之威光,洗多生之罪垢。我願如斯,佛必哀憐。仰叩洪慈,冥熏加被。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啟運慈悲道場懺法
一心歸命三世諸佛
南無過去毘婆尸佛
南無尸棄佛
南無毘舍浮佛
南無拘留孫佛
南無拘那含牟尼佛
南無迦葉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當來彌勒尊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立此慈悲道場四字乃因夢感彌勒世尊。既慈隆即世。悲臻後劫。依事題名。弗敢移易。承此念力。欲守護三寶。令魔隱蔽。摧伏自大增上慢者。未種善根者。今當令種。已種善根者。今令增長。 若計有所得住諸見者。皆悉令發捨離之心。樂小法者。令不疑大法。樂大法者。令生歡喜。又此慈悲諸善中王。一切眾生所歸依處。如日照晝。如月照夜。為人眼 目。為人導師。為人父母。為人兄弟。同歸道場。為真知識。慈悲之親重於血肉。世世相隨雖死不離。故目等心。標號如上。

今日道場。幽顯大眾立此懺法。并發大心。有十二大因緣。何等十二。一者願化六道心無限齊。二者為報慈恩功無限齊。三者願以此善力。令諸眾生受佛禁戒不起犯 心。四者以此善力。令諸眾生於諸尊長不起慢心。五者以此善力。令諸眾生在所生處不起恚心。六者以此善力。令諸眾生於他身色不起嫉心。七者以此善力。令諸眾 生於內外法不起慳心。八者以此善力。令諸眾生凡所修福不為自身。悉為一切無覆護者。九者以此善力。令諸眾生不為自身行四攝法。十者以此善力。令諸眾生見有 孤獨幽繫疾病起救濟心。令得安樂。十一者以此善力。若有眾生。應折伏者而折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十二者以此善力。令諸眾生在所生處恒自憶念發菩提心。 令菩提心相續不斷。仰願幽顯凡聖大眾。同加覆護同加攝受。令(某甲)等所悔清淨所願成就。等諸佛心同諸佛願。六道四生皆悉隨從滿菩提願。

歸依三寶第一 (一向投往名之為歸始終憑託名之為依)

今 日道場同業大眾。宜各人人起覺悟意念世無常。形不久住。少壯必衰。勿恃容姿自處污行。萬物無常皆當歸死。天上天下誰能留者。年少顏色肌膚鮮澤。氣息香潔是 非身保。人生合會必歸磨滅。生老病死至來無期。誰當為我卻除之者。災害卒至不可得脫。一切貴賤因而死已。身體乓脹臭不可聞。空愛惜之於事何益。自非勤行勝 業。無由出離。(某甲)等自惟。形同朝露命速西光。生世貧乏無德可稱。智無神聖大人之明。識無聖人洞徹之照。言無忠和仁善之美。行無進退高下之節。謬立斯 志勞倦仁者。仰屈大眾慚懼交心既法席有期追戀無及。從此一別願各努力。勤意朝夕親奉供養。人加精進。唯是為快。仰願大眾各秉其心。被忍辱鎧入深法門。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宜各慇重起勇猛心。不放逸心安住心。大心。勝心。大慈悲心。樂善心。歡喜心。報恩心。度一切心。守護一切心。救護一切心。同菩薩心。等如 來心。一心志意五體投地。奉為國王帝主土地人民父母師長。上中下座善惡知識。諸天諸仙護世四王主善罰惡。守護持咒五方龍王龍神八部。廣及十方無窮無盡含靈 抱識水陸。空界一切眾生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一拜)

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一拜)
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賢聖(一拜)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何故應須歸依三寶。諸佛菩薩。有無限齊大悲。度脫世間。有無限齊大慈。安慰世間。念一切眾生猶如一子。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 切。誓滅眾生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眾生不得佛。誓不取正覺。以是義故。應須歸依。又復諸佛慈念眾生過於父母。經言。父母念兒慈止一世。 佛念眾生慈心無盡。又父母見子。背恩違義心生恚恨。慈心薄少。諸佛菩薩慈心不爾。見此眾生悲心益重。乃至入於無間地獄大火輪中。代諸眾生受無量苦。是知諸 佛諸大菩薩。愛念眾生過於父母。而諸眾生無明覆慧煩惱覆心。於佛菩薩不知歸向。說法教化亦不信受。乃至麤言起於誹謗。未曾發心念諸佛恩。以不信故。墮在地獄餓鬼畜生諸惡道中。遍歷三途受無量苦。罪畢得出。暫生人間。諸根不具以自莊嚴。無禪定水。無智慧刀如是等障由無信心。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不信之罪眾罪之上。能令行人長不見佛。相與今日各自慷慨。折意挫情。生增上心起慚愧意。稽顙求哀懺悔往罪。業累既盡表裏俱淨。然後運想入 歸信門。若不起如是心運如是意。直恐隔絕障滯難通。一失斯向冥然無返。豈得不人人五體投地如大山崩。一心歸信無復疑想。(某甲)等今日以諸佛菩薩慈悲心 力。始蒙覺悟深生慚愧。已作之罪願乞除滅。未作之罪不敢復造。從今已去至于菩提。起堅固信不復退轉。(某甲)等捨此身命。若生地獄道。若生餓鬼道。若生畜 生道。若生人道。若生天道。於三界中若受男身。若受女身。若受非男非女等身。若大若小若昇若降。受諸迫惱難堪難忍。誓不以苦故退失今日信心。寧於千劫萬劫 受種種苦。誓不以苦故退失今日信心。仰願諸佛大地菩薩。同加救護同加攝受。令(某甲)等信心堅固。等諸佛心。同諸佛願。眾魔外道所不能壞。相與志心等一痛 切。五體投地。

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一拜)
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一拜)
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賢聖(一拜)

今 日道場同業大眾。善攝心聽。夫人天幻惑世界虛假。由其幻惑非真故無實果。虛假浮脆故遷變無窮。無實果故。所以久滯生死之流。遷變改故。所以長泛愛苦之海。 如是眾生聖所悲念。故悲華經云。菩薩成佛各有本願。釋迦不現長年。促為短壽。悲此眾生變化俄頃長淪苦海不得捨離。故在此土救諸弊惡。教有剛強苦切之言。不 捨於苦而度眾生。未嘗不以善法方便弘濟益之心。所以三昧經言。諸佛心者。是大慈悲。慈悲所緣緣苦眾生。若見眾生受苦惱時。如箭入心。如破眼目。見已悲泣心 無暫安。欲拔其苦令得安樂。又諸佛等智其化是均。至於釋迦偏稱勇猛。以能忍苦度脫眾生。當知本師慈恩實重。能於苦惱眾生之中。說種種語利益一切。我等今日 不蒙解脫。進不聞一音之旨。退不睹雙樹潛輝。良由業障念與悲隔。相與今日起悲戀心。以悲戀如來故。善心濃厚。既在苦中憶如來恩。嗚咽懊惱慚顏哽慟。等一痛 切五體投地。志心奉為國王帝主土地人民父母師長信施檀越善惡知識。諸天諸仙聰明正直。天地虛空護世四王主善罰惡守護持咒。五方龍王龍神八部。廣及十方無窮 無盡一切眾生。

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一拜)。
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一拜)。
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賢聖(一拜)。

相與志心胡跪合掌心念口言。作如是說諸佛大聖尊   覺法無不盡 天人無上師
是故為歸依 一切法常住   清淨修多羅
能除身心病   是故為歸依 大地諸菩薩
無著四沙門 能救一切苦 是故為歸依三寶護世間   我今頭面禮 六道一眾生
今盡為歸依 慈悲覆一切 皆令得安樂
哀愍眾生者   我等共歸依

五 體投地。各自念言。仰願十方一切三寶。以慈悲力以本願力大神通力不思議力無量自在力度脫眾生力覆護眾生力安慰眾生力。令諸眾生皆悉覺悟知。(某甲)等今日 為其歸依三寶。以此功德力。令諸眾生各得所願。若在諸天諸仙中者。令盡諸漏。若在阿脩羅中者捨憍慢習。若在人道無復眾苦。若在地獄餓鬼畜生道者。即得免 離。又復今日若聞三寶名及與不聞。以佛神力。令諸眾生盡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同諸菩薩俱登正覺。

斷疑第二 (一切眾生未離疑惑所以於法多生障礙是故今須永斷此疑)

今 日道場同業大眾。一心諦聽。夫因果影響感應相生。必然之道理無差舛。而諸眾生業行不純。善惡迭用。以業不純。以報有精麤。或貴或賤或善或惡。其事匪一參差 萬品。既有參差不了本行。以不了故疑惑亂起。或言。精進奉戒應得長生。而見短命。屠殺之人應見促齡。而反延壽。清廉之士應招富足。而見貧苦。貪盜之人應見 困躓。而更豐饒。如此疑惑人誰無念。而不知往業植因所致。又如般若所明。若有讀誦此經。為人輕賤者。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 消滅。而諸眾生所以不能深信經語有此疑者。皆由無明惑故。妄起顛倒。又不信

三界內是苦不信三界外是樂。每染世間皆言是樂。若言樂者。何意 於中復生苦受。飲食過度便成疾疹。氣息喘迫鼓脹絞痛。又至衣服彌見憂勞。寒得絺絡則恩薄念淺。熱見重裘則苦惱已深。若言是樂何意生惱。故知飲食衣服真非是 樂。又言眷屬以為樂者。則應長相歡娛歌笑無極。何意俄爾無常倏焉而逝。適有今無向在今滅。號天叩地肝心寸斷。又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銜悲相送直至窮山。 執手長離一辭萬劫。諸如此者其苦無量。眾生迷見謂其是樂。出世樂因皆言是苦。或見進噉蔬澀節身時食。去於輕軟習糞掃衣。皆言是等強自困苦。不知此業是解脫 道。或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經行禮拜誦習之人翹勤不懈皆言是苦。而不知是等修出世心。脫有疾病死亡之日。便起疑心。終日役此心形。無時暫止。人之氣力何以堪 此。若不勤勞豈當致困。徒喪身命於事無益。或復自秉其說理實如之。不知推果尋因。妄搆此惑。若遇善知識則其惑可除。遇惡知識則其愚更甚。因疑惑故墮三惡 道。在惡道中悔何所及。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凡有此疑因緣無量。且疑惑習氣。出三界外尚未能盡。況在今形云何頓去。此生不斷後更復增。大眾相與方涉長途。自行苦行。當依佛語如教修行。不得疑惑辭於勞倦。諸佛聖人所以得出生死度於彼岸者。良由積善之功故。得無礙自在解脫。

我 等今日未離生死。己自可悲。何容貪住此惡世中。今者幸得四大未。衰五福康悆。遊行動轉去來適意。而不努力復欲何待。過去一生已不見諦。今生空擲復無所證。 於未來世以何濟度。撫臆論心實悲情抱。大眾今日唯應勸課努力勤修。不得復言且宜消息。聖道長遠一朝難辦。如是一朝已復一朝。何時當得所作已辦。今或因誦經 坐禪勤行苦行。有小疾病。便言誦習勤苦所致。而不自知。不作此行早應終亡。因此行故得至今日。且四大增損疾病是常。乃至老死不可得避。人生世間會歸磨滅。 若欲得道當依佛語。違而得者。無有是處。一切眾生違佛語故。所以輪轉三途備嬰萬苦。若如佛語都無休息勤於諸法如救頭然。勿使一生無所得也。相與人人

等一痛切。五體投地如大山崩。奉為有識神以來至于今身。經生父母。歷劫親緣。和尚阿闍梨。同壇尊證上中下座。信施檀越善惡知識。諸天諸仙護世四王。主善罰惡。守護持咒。五方龍王龍神八部。廣及十方無窮無盡一切眾生。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維衛佛 
南無式棄佛 南無隨葉佛 
南無拘留秦佛  南無拘那含佛 
南無迦葉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以神通力覆護拯接。從今日去至于菩提。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四無礙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行菩薩道入佛智慧。同化十方俱登正覺(一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ie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