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1993年1月20日),知名音樂劇電影女演員,晚年曾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特使。

身為好萊塢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她以高雅的氣質與有品味的穿著著稱。生前主演的多部電影如《羅馬假期》、《第凡內早餐》和《窈窕淑女》等至今仍為無數人眼中的經典。1999年,她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女演員第3名。

生平

奧黛麗·赫本生於比利時布魯塞爾,本名奧黛麗·凱薩琳·赫本-魯斯頓(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奧黛麗的父親約翰·維克特·赫本-魯斯頓(John Victor Hepburn-Ruston)是一位英國銀行家,母親艾拉·凡·辛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是荷蘭貴族後裔,襲有女男爵的封號,家族譜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愛德華三世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5%A5%E9%BB%9B%E4%B8%BD%C2%B7%E8%B5%AB%E6%9C%AC

目錄

[隱藏]

童年

赫本六歲開始就讀位於英國倫敦的貴族寄宿學校(1935年1938年間),但旋即遇到父母離異、父親離開了家庭(1935年),之後赫本離開英國跟隨母親一起回到荷蘭的娘家。1939年時她進入安恆音樂學院(Arnhem Conservatory)學習芭蕾舞,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宣稱中立的荷蘭納粹佔領。為了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國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煩,她母親竄改了自己的身分文件替她製造了一個荷蘭假名艾妲·凡·辛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與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筆之差,有利於變造),但是這個名字從未合法正式登記過。

當納粹侵佔安恆後,由於謠傳母親的家族帶有猶太血統,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視為帝國敵人,不但財產被佔領軍沒收,赫本的舅舅也被處決,母女倆被迫過著貧困的生活:據說在1944年荷蘭飢荒期間,她常以鬱金香球根為食,並靠喝大量的水填飽肚子。長期的營養不良促成她日後瘦削的身材。雖然如此,赫本仍然不斷鍛鍊她最愛的芭蕾舞,即使窮到要穿上最難捱的木製舞鞋也沒關係。

踏入影壇

成名

赫本在電影《戰爭與和平》(War and Peace,1956年)中的演出。

戰後,赫本與母親帶著省吃節用存下來的100英鎊倫敦。她在這邊打工邊尋找深造機會。1948年,赫本進入著名的瑪莉·藍伯特芭蕾舞學校(Marie Rambert`s)學校學習芭蕾舞,期間曾因沒錢繳學費返回荷蘭,並在部荷蘭片中飾演跑龍套角色。經過數月訓練後,赫本被告知她不適合當名芭蕾舞者。為了面對家庭的經濟壓力,她轉而成為兼職模特兒,並參與歌舞團演出;這年赫本擊敗多數應徵者,成為音樂劇高跟鞋》(High Button Shoes )的合唱團員。由於表現突出,她正式參與了另一部音樂劇韃靼醬》(Sauce Tartare)的演出。1951年,赫本首次在英國電影《天堂笑語》露臉,正式成為電影演員,並在一些電影中演出較次要的人物。之後她在電影《雙珠豔》裡施展舞技,同時接演另一部電影《蒙地卡羅寶寶》(Monte Carlo Baby)。為了拍攝後者,奧黛麗到法國出外景,期間意外被相中成為音樂劇金粉世界》(Gigi)的女主角,進而開啟她到美國發展的機緣;同時,她還被《雙珠豔》導演推薦給威廉·惠勒,參加了其新影片《羅馬假日》試鏡,獲得非常好的讚譽,從而得到這部電影的女主角角色。

1952年奧黛麗·赫本到美國正式參與舞台劇GIGI的演出。她在其間十分出色,廣受人們的歡迎,並因此獲得東妮獎最佳女主角。但為趕拍《羅馬假期》,她在《金粉世界》裡的演出被迫在巡迴八個月演出後結束。這年因無法兼顧事業與婚姻,她取消與未婚夫詹姆士·漢森(James Hanson)的婚約,但兩人日後仍保持良好的友誼。

1953年,並與好萊塢名影星葛雷哥萊·畢克一起主演的電影《羅馬假期》正式上映。由於成功刻畫劇情,這部片在世界各地掀起風潮:其中赫本在片中表現出公主的高雅氣息,以及剪成赫本頭表現出的天真無邪,使她成功贏得多數人的贊賞。許多報紙評論稱讚赫本說:「一位新嘉寶誕生了!」。1954年3月25日,赫本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三天後,因《翁蒂娜》中的精採表演再榮獲東妮獎殊榮。

1954年她與亨弗莱·鲍嘉威廉·荷頓一同演出比利·懷德拍攝的愛情片龍鳳配》。由於《翁蒂娜》的演出加上抽煙過量,赫本在醫生的建議下到瑞士修養,不久接受一同參與《翁蒂娜》演出的演員梅爾·法利爾(Mel Ferrer) 的求婚,兩人於9月24日步上紅毯。

1955年奧黛麗·赫本再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可惜未獲獎,同年因意外首度流產。之後幾年,她主演的《戰爭與和平》、《甜姐兒》、《巴黎之戀》等片都獲得不錯的評價,聲勢扶搖直上。但丈夫梅爾的演藝卻遭遇挫折,逐漸轉到幕後。1959年赫本三度懷孕,為防半年前的流產再度發生,她推掉包括《西城故事》等片的片約,直到生下第一個兒子尚·赫本·法利爾(Sean Hepburn Ferrer)後才同意主演《第凡內早餐》。 阿契鮑爾德·約瑟夫·克羅寧 (A.J. Cronin), 英國小說家, 是肖恩的教父。

電影《謎中迷》里的奧黛麗·赫
奧黛麗·赫本與加里·格蘭特在電影《謎中迷》中的鏡頭

轉型

雖然《第凡內早餐》的作者原屬意瑪麗蓮·夢露飾演女主角赫莉·葛萊麗(Holly Golightly),拍攝過程赫本也一度為了主題曲是否採用亨利·曼西尼強尼·莫瑟月河而與電影公司起衝突,是事後證明她的演出與堅持是對的:1961年奧斯卡金像獎獲得兩項音樂性獎項,奧黛麗·赫本第四度獲得最佳女主角的提名。這部片她的演藝生涯再創高峰,但她開始挑戰更有演技難度的作品。

同年年底,赫本接下《雙姝怨》的演出,但評價平平;之後的《謎中謎》(Charade)試圖挑戰懸疑片的角色。但她最成功的作品還是1964年主演的《窈窕淑女》:這部改編自同名音樂劇歌舞片獲得8項奧斯卡的獎項,但主演的赫本卻因由別人幕後代唱的關係無法獲得提名。

晚年

1980年冬赫本遇見了羅伯特·沃德斯,這個後來被她稱為「心靈伴侶」的男人影響了赫本原已經出現危機的婚姻。在赫本與安德烈·多蒂離婚後,兩人最後成為永久的人生伴侶。

1989年,赫本在其生涯最後一部電影——《直到永遠》中飾演天使一角。1988年1993年間,赫本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親善大使,幫助拉美和非洲的孩子們,親赴不少國家和地區,為孩子們吶喊、呼籲和募捐。為表彰她為全世界不幸兒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國電影藝術和科學學院將該1988年度奧斯卡人道獎授予了她。她的愛心與人格猶如她的影片一樣燦爛人間。199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蕾莎修女獲悉奧黛麗·赫本病危的消息時,命令所有的修女徹夜為奧黛麗·赫本禱告祈使其能奇跡般地康復,禱告傳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謝納(Tolochenaz)的住所,因結腸癌病逝。

影響

人們並沒有忘記這位美麗善良的「安娜公主」,在赫本去世10周年,美國郵政總署發行了她的的紀念郵票。去世11年後,有「時裝聖經」之稱的時裝雜誌 《Vogue》2004年的時尚名人投票中,赫本以29%的票數,榮登女性榜首。《Vogue》雜誌發言人表示:「大家覺得奧黛麗·赫本高貴又有氣質,她 的美麗永恆不變!一講到Style,人人都會立刻想起她!」[來源請求]

香港女歌星陳慧琳曾錄製歌曲《抱歉,柯德莉夏萍》,歌詞內容提及到赫本的高貴優雅。

[編輯] 主要作品

奧黛麗·赫本歷年電影作品(依照上演年份排序)

片名 上映年份 出品公司 導演 合作演員 赫本飾角 其他
野燕麥
One Wild Oat
1951年 Eros-Coronet
(英國)
Charles Saunders   飯店女接待  
少婦故事
Young Wives' Tale
1951年 Associated British Pictures
(英國)
Henry Cass   Eve Lester  
天堂笑語
Laughter In Paradise
1951年 Associated British Pictures
(英國)
Mario Zampi   抽煙女郎 原本預計要飾演主要女性角色之一的赫本因為舞台劇Gigi軋戲無法分身,只好串場龍套演出一幕作罷
械劫裝甲車
The Lavender Hill Mob
1951年 Ealing Studios
(英國)
Charles Crichton Alec Guinness Chiquita  
蒙地卡羅寶寶
Monte Carlo Baby
1951年   Jean Boyer   Linda Farrel  
前進蒙地卡羅
Nous irons à Monte Carlo
1952年 GFD/Favorite Pictures
(法國)
Jean Boyer Melissa Walter    
雙姝豔
The Secret People
1952年 Ealing Studios
(英國)
Thorold Dickinson   Nora  
羅馬假期
Roman Holiday
1953年 派拉蒙影業
(美國)
William Wyler 葛雷哥萊·畢克
(Gregory Peck)
Eddie Albert(艾迪·亞伯)
安娜公主(Princess Ann,化名Anya Smith) 赫本因此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獎
龍鳳配
Sabrina
1954年 派拉蒙影業
(美國)
Billy Wilder 亨弗莱·鲍嘉
(Humphrey Bogart)
威廉·荷頓
(William Holden)
Sabrina  
戰爭與和平
War and Peace
1956年 派拉蒙影業
(美國)
King Vidor 亨利·方達
(Henry Fonda)
Mel Ferrer(梅爾·法瑞爾)
Natasha Rostov  
甜姐兒
Funny Face
1957年 派拉蒙影業
(美國)
Stanley Donen Fred Astaire Jo Stockton  
黃昏之戀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年 聯美
(美國)
Billy Wilder 賈利·古柏
(Gary Cooper)
Maurice Chevalier
Ariane Chavasse  
修女傳
The Nun's Story
1959年 華納兄弟
(美國)
Fred Zinnemann Peter Finch
Dame Judith Evans
Dame Peggy Ashcroft
Sister Luke 赫本因此片獲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綠廈
Green Mansions
1959年 米高梅
(美國)
Mel Ferrer Anthony Perkins
Lee J. Cobb
Rima  
恩怨有情天
The Unforgiven
1960年 聯美
(美國)
John Huston 伯特·蘭卡斯特
(Burt Lancaster)
Audie Murphy
Rachel Zachary  
第凡內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年 派拉蒙影業
(美國)
Blake Edwards George Peppard
Patricia Neal
Buddy Ebsen
Holly Golightly 赫本因此片獲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雙姝怨
Children's Hour
1962年 聯美
(美國)
William Wyler Shirley McLean
James Garner
Karen Wright  
謎中謎
Charade
1963年 環球製片
(美國)
Stanley Donen 卡萊·葛倫
(Cary Grant)
Walter Matthau
James Coburn
Regina Lambert  
巴黎假期
Paris When It Sizzles
1964年 派拉蒙影業
(美國)
Richard Quine 威廉·荷頓
(William Holden)
Gabrielle Simpson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1964年 華納兄弟
(美國)
George Cukor Rex Harrison
Stanley Holloway
Eliza Doolittle  
偷龍轉鳳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4年 二十世紀福斯
(美國)
Stanley Donen 彼得·奧圖
(Peter O'Toole)
Nicole Bonnet  
盲女驚魂記
Wait Until Dark
1967年 華納兄弟
(美國)
Terence Young Alan Arkin
Efram Zimbalist, Jr.
Richard Crenna
Suzy Hendrix 本片獲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儷人行
Two For The Road
1967年 二十世紀福斯
(美國)
Stanley Donen Albert Finney Joanna Wallace  
羅賓漢與瑪莉安
Robin and Marian
1976年 哥倫比亞電影
(美國)
Richard Lester 史恩·康納萊
(Sean Connery)
Robert Shaw
Lady Marian  
朱門血痕
Bloodline
1979年 派拉蒙影業
(美國)
Terence Young Ben Gazzara
James Mason
Elizabeth Roffe  
皆大歡喜
They All Laughed
1981年 二十世紀福斯
(美國)
Peter Bogdanovich Ben Gazzara
John Ritter
Angela Niotes  
直到永遠
Always
1989年 環球-聯美影業
(美國)
史蒂芬·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
Richard Dreyfuss, Holly Hunter 天使哈普(Hap,「機會」之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ie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