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觀念,相信改變

文/廖桂賢


國三那年,我和成千上萬同齡的台灣小孩一樣,在枯燥的日子中準備著高中聯考。有天,國文老師把我叫了過去,憂心地叮嚀我:「妳的作文得好好加油,不然會考不上北一女……」


我深知自己的作文能力是再怎麼加油也沒救,只好靠其他科目來補作文的不足。學生時代,我的美術科總能拿高分,但作文成績就是難看的很;我以為自己就是沒有寫作天分,寫不出來也就益加畏懼寫作。


二十年後的今天,我卻樂在作文。二五年底,我趕上流行也開了個部落格「西雅圖凹凸鏡」,書寫城市空間、環境生態、與文化現象。三年來陸續在部落格和其他媒體發表的文字,經過一番改寫與編輯後,化成了這本《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


我不再害怕寫文章,是因為發現寫作能力無關乎天分,而是思考習慣的問題。學生時代的我之所以寫不出來,是因為不懂獨立思考,並盲從權威或主流觀點,因此別人的觀點就是自己的觀點,換句話說自己根本沒有見解。另一方面,我在接受主流論述之前並未深刻瞭解其背後的邏輯,因此即便是自己深信不疑的觀念也不過是一知半解。沒有自己的見解又講不清別人的論述,寫文章自然是件痛苦的事。
其實也是到美國之後,我才豁然想清了這件事。在美國唸書,若沒有獨立思考的本事,若只是全面複製他人的觀點,就不可能有好的學業表現。寫論文做報告,即使得引經據典、參考前人意見,沒有自己的想法卻是不行的。我也發現,僅僅是彙整大批文獻的報告,總不如挑戰別人論述、直陳自己想法的報告來的精采有趣。無論是建立在認同或挑戰前人或主流觀點之上;個人觀點的產生都是無法速成的,得咀嚼消化、抽絲剝繭地分析現有的論述,經過延伸、轉化、或是改進後,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觀點,這就是獨立思考的過程。


但是,獨立思考,跟這本書又有什麼關係?


這本書每篇文章的主題雖然不同,但同樣都是我獨立思考的過程,是我對主流或即將成為主流價值觀的挑戰,也是城市挑戰舊觀念的具體行動紀錄。為什麼要挑戰? 因為當整個社會都懶得獨立思考,僅仰賴片面資訊就輕易地擁抱似是而非的觀點(例如,若不興建停車場就無法改善停車問題、水患問題一定得靠河川整治才能解決……),那麼就不會對都市環境問題追根究柢,解決方案不過是重蹈覆轍。而我訴說城市改造的故事,不在於推廣一套建造好城市的固定公式,更意在傳達行動背後的精神:唯有觀念革命,城市才會更好—對自己、對地球都好!


因此,這本書表面上談的雖然是城市設計,骨子裡的精神就是觀念挑戰。我一直樂觀地相信,在任何議題上,只要愈多人開始質疑、反省那些視為理所當然的論點,就會發現問題,並愈願意採取行動。在城市改造上,我期待改造的力量不只來自於空間專業者,更大量地來自於一般小市民!


我用獨立思考來寫作,也盼望讀者在閱讀本書時能夠獨立思考,更歡迎讀者挑戰書中呈現的觀點、指正我的邏輯錯誤;因為唯有不斷地挑戰、思辯,社會觀念才會革新、進步。過去三年來,許多部落格的讀者已經給了我不少深刻的挑戰,直指文中的盲點並丟出精采的問題,刺激我重新思考,從中又獲得了新觀點。我著實感謝眾多部落格讀者帶給我的學習、成長機會。


卻由衷希望,來自讀者的挑戰不只是:「人們不可能放棄現有價值觀和生活習慣的」,或是﹁這是不切實際的﹂的批判;在我看來,這並非觀念上的挑戰,反而是不願挑戰現況、不願面正視問題根源的保守思維。在我心中,改變不在於可能性高低,而是集體意志的問題,沒有什麼改變是不可能的!二八年,當非裔的歐巴馬當選為美國總統,我這樣的信念又更堅定。


感謝野人出版社的賞識和邀請,讓過去那個作文寫不出來的我,二十年後得以出版人生第一本書。但出版一本書絕非個人表演,實在是團隊合作成果;編輯蔡麗真的專業、細心和辛勞,讓我有此深刻的體會,要特別致謝。


也特別感激四位為本書作序的老師:曾旭正、侯志仁、阮慶岳、楊子葆。十年前我決定「轉行」投入地景建築專業,申請學校時卻面臨找不到相關專業老師寫推薦信的窘境,厚著臉皮請求僅有一面之緣的曾旭正老師幫忙,老師竟爽快答應,讓我得以順利走上規畫設計這條路。在西雅圖的侯志仁老師亦師亦友,特別是當我在專業實踐和人生規畫上掙扎時,都能給我中肯的提點,指引可能的方向。而阮慶岳與楊子葆老師與我素未謀面,卻不吝為文推薦,對我實在是莫大的鼓舞!


此外,在本書的寫作與編輯過程中,我身在柏林而不在西雅圖,友人徐名頤拔刀相助,四處奔走幫忙拍攝遺漏的影像,要用力感謝。其實,一直以來許多國內外親友—熟識多年或剛認識,他們直接或間接幫忙,甚至是精神鼓勵和相知相惜的友誼,都是我得以持續寫作、讓這本書成為可能的原因,我無法一一具名,但在此由衷感謝。


出版第一本書不是上台領獎,卻也是難得偷來的感恩機會,尤其是對於不善言語表達感情的我。九年來,我享受著與我最好的朋友,也是另一半的知性對話,許多時候因為與從事截然不同研究的他辯論,讓我釐清論事的邏輯;而我更感謝他任我作一個很不典型的妻子。我雖然總未清楚地向爸媽、公婆和姊妹解釋我到底在搞什麼東西,但他們仍讓我無後顧之憂地走我想走的路,我是多麼幸福有這樣的無條件支持!尤其是爸媽,辛苦一輩子讓我從小到大衣食無缺,所以我得以奢侈地作一個理想主義者、樂觀主義者,而不用成為向現實低頭的妥協者。


從「西雅圖凹凸鏡」部落格到《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這本書,我寫作背後的信念不變。作為一個無可救藥的理想、樂觀主義者,我相信一切改變都有可能,也希望讀者跟我一起這麼相信著!


╔═════╗
║▓ 編按▓ ║
╚═════╝
瀏覽「西雅圖凹凸鏡」部落格,很難相信桂賢在高中時被國文老師叮嚀「作文得好好加油」。但如桂賢在文章中所說,「寫作能力無關乎天分,而是思考習慣的問題」,台灣的學校教育很少訓練我們如何獨立思考。歷經美國留學、城市設計的專業訓練後,桂賢對城市空間課題、台灣環境永續有許多敏銳的書寫,如今她將這些省思集結為《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一書。六月,她更特地回台灣巡迴座談,邀請大家一起來聽桂賢對「好城市」的想像。(豆腐魚)
‧《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讓你健康有魅力的城市設計》新書講座
http://blog.yam.com/kueihsienl/article/21328389
‧桂賢新書:《好城市,怎樣都要住下來-讓你健康有魅力的城市設計》
http://blog.yam.com/kueihsienl/article/2132826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ie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