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大人,內外心智一起調養

孩子長不高,是一種煩惱。但智力、人際關係、內臟結構都跟不上外表發展的青少年,同樣也是出了問題。

文=呂政達.攝影=黃念謹

中藥店、健康食品店和藥妝連鎖店前,出現琳瑯滿目的「轉大人」配方、食品廣告,父母對青少年轉大人愈來愈重視,努力打聽各種食材、偏方。然而,「轉大人」 風潮要喚起的,不僅是對青少年身高、體重、體力、免疫機能的重視,許多父母往往忽略了成長也是個身心靈整體發育的議題。台灣父母往往比較短視,只注意到現 階段我的孩子為什麼長不高,往往卻忽略孩子的心靈,身心裡外能不能平衡的成長。

有位行醫多年的中醫師說,多年來父母為了「轉大人」來求診的,普遍最關心孩子身高長不高、體重輕、體力跟不上同齡的青少年。如果要論排行,爸媽最關心的 是,孩子的過敏體質如何改善,其次就是身高體重不如人。話鋒一轉,他說,如果只是求「轉大人」藥方,給孩子吃成長激素,孩子的身高體重也許起來了,但內在 心理的平衡,有沒有跟著成長呢?

也有醫師常看到許多小學生血糖偏高,得了糖尿病,其實,從小就讓孩子過飲食不正常的生活,熱量和養分不平衡,身心靈得不到足夠成長的能量。這時候,只計較孩子的身高體重有什麼用?有些孩子長得很高,但長得夠高,還是笨笨的。其實,那就是用非常手段催化的結果。

「大人常說,孩子到了十七、八歲就進入叛逆期,對孩子實在不公平。我們往往忽略,是社會把孩子造就成今天這個樣子的。我們把孩子長不好,怪罪到教育,或是社會的種種問題,卻忽略平衡發展的重要性。」有位中醫師如此表示。

「就因為孩子要轉大人時,只注意到他們的身高體重,但IQ沒有跟著長,EQ的發展也沒有跟上來,大人加給他的壓力,他沒有辦法妥善反應、表達,只好用動作來引起大家的注意;大人講的內容,愈無法與他的世界融洽結合,他也會愈來愈顯得叛逆。」

中醫的觀念強調的是身心一起調養,要同步轉大人的概念。腦下垂體和腎上腺素要一併成長,才能擁有足夠的腦力,處理問題和判斷力才會跟著增強。沒有健康的身 體,心理要想健康,免談。一個小孩如果身體不正常,念起書來會打瞌睡,學習效果不理想,他的神經內分泌不平衡,情緒也不會穩定。

其實,「轉大人」是農村社會遺留下來的風氣。那時候的社會多少已有M型社會的雛型,最常見的「轉大人」配方是吃雞進補,而藥材多半就是九層塔、狗尾草、人 參這類舒筋活血,主走竄氣的藥,並未補充到青少年身心發展所需要的,對肺活量、心臟、消化和免疫系統有幫助的養分。農村社會另一種青少年類型,就是連「轉 大人」都沒有補到,後來就一直長不高的人。

「孩子長不高,是一種煩惱。」中醫師說,「但智力、人際關係、內臟結構都跟不上外表發展的青少年,同樣也是出了問題。」

關於男孩:壓抑不如關懷,照料他的性心理

有位中醫師曾接觸過一名青少年,十五、六歲前,男孩發育正常,身高在平均值上,然而隨後男孩開始夢遺,精液沾在內褲上,他不敢拿給媽媽洗,自己清洗後晾在一旁。

媽媽發現這條內褲,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卻不敢直接問兒子。她告訴了爸爸,爸爸不明就裡,用嚴格、質疑的語氣問兒子:「你偷偷做了什麼壞事,是不是晚上偷 看黃色小說?」男孩挨了這頓罵,開始對自己身體自然的反應感到害怕,失去自信心,身體出現的變化更不敢跟別人講。影響到後來晚上也不敢睡覺,長期處在壓力 和精神緊張內。

從中醫整體醫療觀點來看,內分泌會受情緒控制、影響。因此,在成長的關鍵歲月內,如果長期精神緊張,也將會抑制身心健康發展。後來一、兩年內,這名男孩都 沒有再長高,上高中後看起來仍像國中生。憂心忡忡的爸媽帶他來向中醫師求診,問診時醫師發現,男孩非常沒有自信,每句話都要看一下爸爸媽媽。醫師問清楚事 情來龍去脈,不禁感歎,父母只顧著關心身高、體重這類生理現象,卻不懂得關照孩子身心靈的整體健康發展。

事實是,孩子心目中,每個父母都享有獨特、不可取代的地位。因此,父母必須負有專業輔導孩子身心的義務。

身高或許可靠「轉大人」的成長激素來做調養,然而,隨著「轉大人」而來的性心理、自信心、責任感和自主能力,當然也須得到妥善的對待。我問醫師,父母應該 如何對待這名夢遺的大男孩,得到的答案是:「父母可以問,你有沒有喜歡班上哪個女生?」常常關心孩子感情世界的發展。不要以為這種問題是禁忌,早晚孩子總 會遇到的。從國中差不多要轉大人開始,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希望我找一個喜歡的人」,當然,喜歡背後是要負起責任的。那是肯定孩子,也賦予他自信心,不 再以為「喜歡女孩」有什麼不對。

關於女孩:所有性徵都要發展出來,才稱得上健康。

林媽媽最近頗為女兒的情況煩惱。女兒十歲,一四二公分,三十公斤,平常吃很少,長不出肉,體力也差,還有鼻子過敏、脖子僵硬的毛病,三不五時,脖子就會扭動一下,好像不這樣做,脖子就會卡住。

中醫師聽了這段陳述後說,她的女兒在娘胎內先天情況就不算好,說不定媽媽懷孕後情緒不穩定或其他因素,造成母體的酸性較多;脖子有緊的感覺,顯示頸椎發展 得不好,生長激素不夠,有遲緩的現象。事實上,女孩子進入這個年紀,常常會長得比男孩高,但身高和體重應該平衡,所有性徵也都要發展出來,才稱得上健康。

「有過敏體質的孩子,從中醫觀點來說,是屬於『陰裡面缺氧』,所以,這個孩子不管做什麼事,常常沒幾下就會疲倦,她就是血液裡面缺氧。可以從食物來改善, 不要給她壓力,重新調整生活方式,一年內可以獲得改善。」中醫師說:「除了學校應該有的、老師規定的,或是課業必須要有的以外,不要讓她參加太多比 賽……」這句話,說中了林媽媽的心坎,她說:「我女兒參加四項……」一聽,才知道,她女兒參加了語文、演說朗讀、書法、字形字意,本來還要參加作文比賽。

經過初步診斷,顯然她女兒由於體力較差的關係,所以選擇往靜態的才藝發展。然而,這種觀念有必要導正,因為,使用到腦力的比賽,一定比體力比賽更消耗她的 能量。沒有給她適分的運動,反而不利女兒的「轉大人」。現在小學學校的保健室缺乏身心靈方面的保健知識,總認為要運動就是讓孩子去跑步,其實跑步對培養肺 活量和耐力並沒有幫助。最好的運動,還是「騎腳踏車」、「游泳」這類的。

中醫師建議,林媽媽女兒八成是急性子,大腸蠕動快,吃不胖。建議她吃東西時,不要做有思考的活動,這樣吃東西,不會有味道。平常多吃根莖類的食物,少吃爬 藤類這種會通氣、竄氣的食物。同時切記,參加智力活動讓她參加有連貫性的,像作文和朗讀就有連貫性,等她專精嫺熟後再加入新的活動,別一下子讓她用腦過 多。

單純的「轉大人」裡還藏著這麼多迷思

葛媽媽有三個小孩,老三一三七公分,在班上總是身高倒數5%內,作事情常常拖拖拉拉,過了十一點才睡覺。帶他去照過骨骼年齡,結果慢了好幾歲。

中醫師認為,這個孩子毅力不夠,腎臟功能出問題,這種人往往缺乏自信心,做事情會怕。應該從生活做調整,多方面鼓勵他,如果他不知道該怎麼做,就該適時介入教他,當他有所表現後,就適當地鼓勵他,讓他對自己有自信心。

中醫的觀點裡,腎功能差的人,遇事容易害怕,也容易自卑,所以遇到這種孩子,還是要從調養腎功能著手。中醫界主張自然療法和整體醫療,較不贊成給孩子吃藥,因為孩子身體單純,沒有外來的疾病,如果用藥物來替代身體原應有的調節功能,反而會抑制內分泌,造成日後更多的毛病。

原本單純的「轉大人」裡還藏著這麼多迷思,很多方法和觀念,顯然爸媽們都做錯了。身心靈、飲食、腦力、情緒和內臟結構,都必須有整體的調配,而簡單的一句話,顯然還是那句老生常談:「天然的,最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ie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