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遊子 攝影人生 用鏡頭愛世界的柯錫杰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98070

2008/9/27 | 作者:林書妃 |

19 歲拿起生平第一部相機的柯錫杰,至今60年,不曾改變對攝影的堅持,以80高齡,仍舊活躍於攝影藝術的創作領域中,同時更以積極的態度推廣攝影藝術交流, 期望能夠因此提升整體的藝術素養並培養攝影人才。柯錫杰將台灣視覺影像的力量帶入一個全新的階段,不斷的超越自我、挑戰自我,讓攝影被肯定為一門獨立的藝 術。

2000年11月15日,第23屆吳三連獎舉行頒獎典禮,被譽為台灣現代攝影第一人的柯錫杰以藝術獎攝影類得獎。在國內外拍過無數世界級人士的柯錫杰,什麼大場面都見面,從不知道「緊張」為何物,但是在頒獎當天卻顯得有點緊張。

破敗巷弄中找到靈感

談 到當初參加吳三連獎時,柯錫杰略帶玩笑地說:「雖然我已經70歲了,不應該來爭這個獎,應該讓給年輕人,可是在截止收件前一個星期,內人樊潔兮認為我應該 去參加。她認為我非常不會理財,為什麼不用這60萬元獎金做很多事情?」講到這裡,引來台下一陣莞爾與掌聲,柯錫杰繼續說到:「時間過的很快,從事專業攝 影已經有40多年了,今天能夠站在這裡,在這麼多有成就的社會人士面前得到吳三連獎,覺得非常非常的光榮,這次我回台灣 希望拍一個《台灣在我心》,不是外國人拍的,是我自己拍我的故鄉──台灣,我想我還能再拍10、20年,請大家放心,我一定做得到。謝謝各位給我這個獎, 我一定會非常努力。」

柯錫杰說得誠懇,做得更誠懇。2002年,柯錫杰在大龍洞修復期間,詳細記錄保安宮雕刻、建築之美,希望用鏡頭為這塊土地尋找出生命之美。柯錫杰坦言,台灣許多地方對美的重視度不夠,如果能用鏡頭呈現美的一面,看到的人就會開始反省,甚至起而改善。

保 安宮在他的精心設計構圖下,呈現前所未有的美,隔年展出立即引起廣大民眾的熱烈迴響,不少參觀者均表示,第一次發現保安宮充滿著畫棟雕梁之美,有金碧輝煌 的感覺。2005年,柯錫杰以一張台南巷間老建築物的相片,登上法國雜誌的封面,攝影人士認為,照大風景容易,照小地方難,柯錫杰能從無人注意的破敗巷子 中,找到靈感,由小見大,見人所未見,作品令人感動。

肉體撤退 心靈出來

除了從古蹟中探索台灣文化的生命力,柯錫杰也將鏡頭伸向台灣傑出人物,攝影大師郎靜山、宏碁集團施振榮、雕刻家楊英風、印順導師等都是他拍攝的對象。

柯 錫杰拍照有個習慣,當燈光架妥,調好角度後,他並不馬上展開工作,而是找些輕鬆的話題與正襟危坐的被攝者閒聊。直到對方整個人放鬆下來,他才不慌不忙地按 下快門。柯錫杰表示,「每個人都有他美的一面,愈是自然愈美,一旦把緊張的面具拿掉,呈現輕鬆自如的神態,就是人最美的時候。我就順著這個美去追尋,把那 份恬靜自如、打動我的美捕捉出來。」

柯錫杰拍攝的印順導師格外受到詩人←弦讚賞,形容那是「肉體撤退,人的精神與心靈出來了。」一種表 現。因此,在柯錫杰的鏡頭下,可以看到吳舜文的輕鬆俏皮,張忠謀的溫柔體貼,這些名人難得一見的神韻,透過柯錫杰嫻熟的鏡頭,一一躍上相紙,連知名導演李 安,都拜託柯錫杰為他81歲的老母親拍照,希望留下母親最動人的一面。

閱讀永不褪色的風景

有人這樣形容柯錫杰:「鏡頭是 他的筆,攝影是他的詩。欣賞他的作品宛若閱讀一本心靈的傳記,永不褪色的風景」。他的一生,是一連串的離開。柯錫杰從流浪中體會出「世界無我,我有世界」 的心境,也成就了個人獨特的「柯氏」攝影風格。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說:「在中國玩攝影或以攝影藝術為職業如今大有人在,就我看到的作品而言,能達到這 番境界的;我應該承認,或者以為,唯有柯錫杰。」

成名後的柯錫杰,經常會碰到年輕朋友興沖沖拿著他們拍的照片給他看,這些照片大多數都是 很美的照片。柯錫杰對他們說,「你拍的照片太漂亮了。」對方不懂他的意思,「太漂亮就看不到攝影者的心。」柯錫杰不願讓年輕人空跑,不厭其煩地告訴年輕朋 友:「懂得攝影技巧並不是學攝影的第一步,什麼是你自己的眼光,自己的美感,這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培養、充實自己的內涵,這是攝影作品走向藝術作品之路上 的第一門功課。藝術成就來自於人生態度,沒有敏感的心,就看不到宇宙的奧秘。

再壞不過如此 瀟灑闖江湖

從1956年退伍 到今天,柯錫杰從事攝影工作已有60年。年輕時做過逃兵、入監服刑,之後無師自通,認真摸索攝影技巧,開始把相機當成藝術創作的媒介,1959年到日本深 造攝影,回國後成為台灣專業攝影界的龍頭;中年時,隻身到美國闖天下,是第一個在紐約時尚圈立足的台灣攝影家,他的一生充滿了戲劇化。

1929 年出生於台南市的柯錫杰,受的是日式教育,自幼喜歡文學、音樂、繪畫。1947年,柯錫杰自高雄工學校畢業,因不滿大陸來台接收人員變賣學校器材營私,放 棄直升高中再考大學的機會,進入「南日本化學公司」(光復後更名為台灣鹼業公司),他的第一台相機是日籍廠長送的蛇腹式相機,但是二次戰後資源短缺,底片 都是美軍留下來的過期底片。他玩得相當起勁,先找來攝影書籍,按照書上的化學配方買藥水調配,自己練習沖底片、洗照片,儘管經常失敗,但不減他盡情學習的 樂趣。自19歲拿起生平第一部相機之後,柯錫杰便全心投入在攝影藝術的追求中。

20歲那年,柯錫杰響應「保衛大台灣」的號召,自願從軍, 因為看不慣軍隊生活的腐敗無紀律,3個月後,展開長達1年半的逃兵生涯。從屏東、台南、流亡到台北,這段吃盡苦頭的生活對柯錫杰的人格塑造有關鍵性的影 響。回顧這段挨凍受餓,心理和生理飽受摧殘的逃兵日子,柯錫杰坦承,他的冒險精神、隨遇而安、樂觀自信,通通與逃兵經歷有關。他發現自己對生命養成一種安 全感,什麼災禍都不怕,他相信冥冥之中,總會有老天保佑。逃兵期間,柯錫杰曾在一家照相館幫忙,開始用5畛7的大相機拍人像照片,閒暇之餘,他也拍果樹、 樹林,從平凡的風景中取材。

10年前,曾為柯錫杰出版《宇宙遊子》──台灣現代攝影第一人的作家余宜芳,形容柯錫杰有「任何環境下都能生 存」的自信。她說,有一種人,吃過苦後,一生害怕再吃苦,拚命攢積財富;另一種人,從吃苦中激發豪氣,「反正再壞也不過如此」,從此瀟灑闖江湖。世上芸芸 眾生,前者多,後者少。柯錫杰屬後者。這股豪氣,陪他走過數十年人生起伏。

商業廣告攝影創始者

1951年,柯錫杰結束逃 亡生涯,自首後遭軍事懲罰繼續服役,首台相機也在這段時間遺失,但是他沒有忘情攝影,在砲兵部退伍前向哥哥借了一台相機,到大砲前拍攝砲彈發射,儘管那已 是60多年前的往事,柯錫杰一經提到,整個臉頓時呈現難以言喻的激動:「砲彈發射的強大威力,震得我和相機一起翻落現場好幾公尺,但是,我一點也不害怕, 重新架好相機,緊緊靠著相機,停止呼吸,順利按下快門。」柯錫杰說,後來他看到相片,驚訝周遭砲兵瞬間的表情,就在那麼剎那間,他發現相機精準地抓住人們 感覺不到的細節,「那時候我就知道自己這一輩子就準備朝攝影這條路走了。」

1956年,柯錫杰終於退伍了。他申請回台灣鹼業公司復 職,並結婚生子。安頓一個家不容易,靠著地方上好友的幫忙,柯錫杰頂下一家照相館。此時柯錫杰已有了眼界,從首度拿相機開始、到逃兵期間做過幾個月的照相 助手,後來服勞役、補兵役時,也在軍中拍一些紀錄性質的照片。日積月累下,他的技巧比一般人出色。再加上他不斷吸收新知,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美學觀。他開始 有意識把相機當成藝術創作的媒介,第一次寄往日本參賽的「屋頂上的貓」就入選。

開照相館時,柯錫杰還懵懵懂懂,對未來不確定;自我摸索3 年裡,他愈來愈清楚攝影對他的重要,創作慾望愈來愈強。1959年,阿錫杰赴日學攝影,並接觸到許多有關攝影、舞蹈、繪畫、哲學新思潮與社會等方面的資 訊,同時也見識到諸多世界名家的作品。他每天都很興奮,瘋狂地看展覽、讀書、培養藝術細胞。可以說,日本兩年讓柯錫杰打通任督二脈,整個人完全開了竅。

1961 年,柯錫杰學成歸國,那段日子是他攝影生涯很重要的歷程,早期他拍攝的作品多是黑白作品,如台灣的月世界、野柳,人物主題有「女暴君」指揮家郭美貞、雕刻 家楊英風、舞蹈家黃忠良、裸體模特兒林絲鍛等,這些影像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隔年柯錫杰進入國華廣告公司任職,將藝術創作的概念帶入,直接提升國內商業攝 影的水準,很快他就在這一行成為第一把交椅。聯廣公司董事長賴東明認為,「柯錫杰是台灣商業廣告攝影的創始者。」

轉染法再現攝影家視覺

1967年,正值攝影事業鼎盛時,眼睛裡總像要追求什麼,永遠對未來有憧憬的柯錫杰,拋下了在台灣努力經營的成果與盛名,在舉目無親的異鄉──紐約,從零開始拚鬥。一天工作18小時,4個月不到整個人瘦了10公斤,唯一支撐他下去的力量是每天都要拍出新的東西。

在 紐約柯錫杰見識了商業時尚攝影的激烈競爭,同時也接受了世界一流的時尚攝影的專業訓練,並開始嘗試「轉染法」,讓彩色攝影作品產生藝術效果。所謂「轉染 法」沖洗技術是能準確逼真的再現攝影家視覺所見,可保持300年以上不褪色,這是攝影歷史至今出現最好的沖印技巧。柯錫杰的攝影技巧、眼力的敏銳度此時都 達到了頂峰。抵美3年,他就成立了個人工作室,他也是第一個在紐約攝影界站住腳的台灣攝影家。

1979年,已經50歲的柯錫杰做了一 項在他生命當中影響鉅大的的決定。彷彿血液裡留著流浪因子,永遠不怕割捨現狀的柯錫杰再度拋下既有成就,結束美國工作室,同時與前妻協議分居,他只帶了一 部相機、兩個鏡頭,以及弗洛姆、鈴木大拙、榮格這幾個他最喜歡的作家的書,告別紐約。柯錫杰一生有多次離開,每一次都有一種逃出桎梏的盲目興奮,這一次, 他少了那份興奮,多了幾分滄桑。不過,生命常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峰迴路轉。

愛上舞蹈家的瞬間美感

1982 年,柯錫杰與剛從日本進修古典芭蕾的樊潔兮相遇,繼而譜出一段戀曲。柯錫杰拍攝過許多知名舞團,透過相機,他愛上舞蹈家的瞬間美感,遇見學舞的樊潔兮之 後,他的理想得以實現。儘管彼此的背景大相逕庭;一個是台南市的本省商人家庭,樊潔兮則是標準的外省第二代,再加上雙方的年齡相差24歲,但是,卻不妨礙 彼此在生活上、精神上的溝通。你若問柯錫杰,誰對他這一生影響最大?柯錫杰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的妻子樊潔兮。」

1985年,柯錫杰與樊潔兮結婚,婚後即進入中國大陸拍攝絲綢之旅,並拍攝青海塔爾寺的「曬大佛」祭典。在兩岸尚未開放觀光探親之際,柯錫杰的大陸之行成為台灣第一個拍攝絲路及中國少數民族的攝影家,這些作品並在紐約視覺銀行總部舉行個展。

另 外,帶著對舞蹈憧憬的樊潔兮,在柯錫杰的世界裡完成了她的舞蹈美學夢想。由敦煌飛天舞姿發想,樊潔兮致力創出東方與西方結合的現代新舞種。早享盛名的丈夫 領她進入國際藝術殿堂,由台北到紐約,走過絲路、敦煌,登上燈光匯聚的舞台,柯錫杰的影像與樊潔兮的舞作,成為彼此藝術創作的重要養分。

呈現純真本質 讓人感動

回 首近80年的歲月,從少年時留學日本大開眼界,後來到美國紐約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之後放棄一切去歐洲流浪,到命定中的撒哈拉,返國後又前往中國,福建、雲 南、青海……。柯錫杰不諱言,自己的血液中似乎有種不安定的因子,騷動著他,總是要不斷地離開、尋找、探索,滿足鏡頭背後饑渴的眼睛。這些經歷滋養了他, 讓他從能拍出好作品的攝影師,蛻變成能拍出「柯錫杰風景」的藝術家。

10幾年前回到故鄉後,柯錫杰有了了悟,他說:「年輕時常會以流浪方 式,以為總是要到很遠地方才能拍出好東西,現在我已有不同體會。」如今身邊的小花小草,都足夠讓他拍上一整天,路上的行人、不起眼的廢棄物,無處不美。 「原來我的人生經驗帶給我的,不是視覺上的滿足,而是心的壯大。」柯錫杰很高興對攝影有了進一步認識。

對過往在紐約商業攝影的風光日子, 柯錫杰也毫不留戀,更不緬懷。他說:「這裡是我的根,我覺得我還可以做很多事,」柯錫杰希望以自己樹立一個攝影家的典範,進而影響下一代,而典範的精髓在 於「做一個像人的人」。他說:「藝術這東西,你如果人不乾淨,做出來東西別人馬上會看到,」柯錫杰要用攝影呈現人純真的本質,進而讓更多人感動。


柯錫杰,1929年生,台南市人,高雄工業學校、東京綜合寫真專門學校。

為國內知名的前輩攝影家,自幼喜好文學、音樂、繪畫的他,自19歲拿起生平第一部相機之後,便全心投入在攝影藝術的追求中,不曾改變過堅持。目前是柯錫杰工作室負責人,曾經為紐約時尚攝影、作品「金海」收入聯合國月曆,紐約漢默畫廊以柯錫杰作品做為該館首次的個人攝影展。

為 了追求心目中絕對完美的攝影境界,柯錫杰一次又一次的放棄現有成就,不斷往頂峰攀爬,1967年,他拋下在台灣努力經營的豐碩成果與盛名,去到紐約接受世 界一流時尚攝影的專業訓練,在厚實美學素養與精湛技巧的累積下,他成為七○年代,少數幾個在紐約商業廣告攝影界展露鋒芒的亞裔攝影家之一。

1979 年,他再度放下在紐約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事業,只帶著一部相機與兩個鏡頭,便飛抵荷蘭開始他重新擁抱世界的反璞歸真之旅,足跡踏遍北非、南歐、希臘、義大 利、中國西北等地,熟悉的風景在他如繪畫般重新組合的鏡頭底,幻化成為寧靜浪漫的影像,這不但是柯錫杰攝影生涯上最大的突破,也讓他重新建立起寬廣的美學 視野。

回歸台灣故土之後,柯錫杰除了持續創作,更同時以積極的態度推廣攝影藝術交流,對他來說,攝影是一輩子的事。柯錫杰為第廿三屆吳三連獎藝術獎攝影類得獎人。

出版作品:

《柯錫杰的鏡頭與生命之旅》、《宇宙遊子─現代攝影第一人》、《給我一個家》、

《心景》、《Tai-Chi for Beginners》、

《柯錫杰-看》、《Living Tao, Still Vision and Dancing Brushes》、《Embrace Tiger, Return to Mountain》。

柯錫杰攝影五十年精選心的視界:柯錫杰的攝影美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ie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